衡山窑由于属地方性窑口,在胎质、器形、釉色以及装饰等各个方面,都带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色,这也是区分衡山窑与其他窑的本质所在。
一、胎
“衡山窑的胎质坚硬,敲之发金属声,瓷土一般不带砂,胎色瓦灰、赭灰和猪肝色,少部分呈褐红色。”这种胎质是南方特有的土质所有的特点。古人不会像今人这样,千方百计去找寻高岭土(现代意义上的瓷泥)来烧制实用瓷器。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制胎、施釉、锻烧。由于当地这种泥土烧出的瓷器呈猪肝色和瓦灰色,外表不美观,因而古人在陶瓷器的胎壁上涂有一层白色底粉,然后再彩釉绘花和施釉,增添了器物的美感和观赏性。从一些胎瓷片呈猪肝色来看,也可推测当时衡山窑龙窑窑内烧制温度在1200℃~1300℃之间,说明当时窑工的控火控温技术很高。
为了探寻衡山窑制胎用土,本人曾去衡山枫树河、衡东甘溪大源、衡南怡谷、祁东归阳、祁阳黄泥塘等地踏勘。所有窑场都是就地取土制坯烧制的。这些窑场用来制坯的土质大多是古河道冲积沉淀下来的河泥,土质均匀,沙质细腻,透水性好,富含大量有机腐殖质,黏度适中,颜色发黑。而且便于掘取、炼泥、制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泥料。衡山贺家乡,衡东甘溪镇和祁阳黄泥塘镇唐家岭村几处碎瓷堆旁,分别遗留50~60亩水面的大沱(塘)。据当地老百姓讲,这些大沱就是窑工们从北宋年间开始取土制坯形成的。这足可以说明当年衡山窑的炉火兴旺之景。
当然,衡阳的窑场也有从外地购买“银土”,烧制高档瓷器的记载。这里所称之“银土”,就是“观音土”。“观音土”,即膨土岩、“高岭土”、“白陶土”,俗名称“观音土”, 是以蒙脱石水合氧化镉和硅酸镁为主要成分的黏土矿物,其化学成分相当稳定,被誉为“万能石”,中国古代烧制高档陶瓷所用原料。衡山窑中除了个别高档定烧瓷外,还没有发现大面积使用高岭土的窑场。
二、釉色
衡山窑的釉色相对单色釉瓷来讲,要丰富得多,釉色除了青黄色透明薄釉外,彩釉以深浅不同的绿、蓝、褐三色为主。而三主色中又有十几种变种。比如绿釉中就有草绿、豆绿、冬瓜绿、孔雀绿和蓝绿釉;蓝色有宝石蓝、灰蓝;褐色中浅者呈油黄色、浅棕色,深者呈板栗壳色和酱色;而白粉除用于底色外,有时也做釉下彩装饰,包括绘花、镶边等。从目前发现的器物来看,这种彩釉绘花瓷器大多颜色艳丽,深浅对比强烈。一般而言,如瓶、壶、炉、罐等稍大器物,几乎都是三段施釉,器物的上部和下部均是满釉,或绿、或蓝、或酱、或黑,中间用白、绿、蓝、褐红绘花。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对比,稳重中有活泼,庄严中见俊俏,主色鲜明,辅色相映。
据湖南省1982年考古发掘Ⅰ号探方与一、二号窑出土的陶瓷统计,窑址共出土陶瓷器3112件,产品分为碗类、杯类、钵类、壶类、瓶类、炉类、炊器类和其他杂项类。据一号探方统计,按器型分类,其中碗类占60%,壶类占7%,杯类占20%,炉类占3%,其他类占10%。按装饰工艺特点分为粉上彩釉绘花、釉下粉彩绘花、釉上彩绘花、双色釉、单色釉、印花类、素胎类七大类。从目前笔者所见粉地彩釉绘花瓷器来看,绝大多数为瓶、壶、炉类。特别是从一些民间藏家收藏的品种来看,瓶类居多,且大多为当年烧制残次品。从这一现象可分析出,当年烧制器物时,瓶类成为当时衡山窑的主要制品,因而残次品也多。从博物馆收藏的彩瓷片和从考古现场收集的器物来分析,瓶类、碗类、炉类和壶类残片居多。这也充分说明衡山窑是烧制日用器具为主的。
衡山窑胎质坚硬,胎色瓦灰、赭灰色或猪肝色,少部分呈褐红色,特别是猪肝色的器物,美观度大打折扣,从而影响陶瓷器物的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聪明的窑工为了弥补器物色彩上的不足,他们在陶瓷器物的胎壁上施涂一层白色底粉,以遮盖陶瓷胎色缺陷。然后用彩色的釉,直接在白色的器胎上绘花,形成白底彩绘器物,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提高了商品的质量和美观度。图案多用强烈的对比色,如壶、瓶、坛、炉等器物,往往上半部施绿釉,下部施褐彩,盏碗则内壁施褐(酱)釉,外壁施绿釉,花枝图形以红(酱)花绿釉叶为主。从收集到的衡山窑器型来看,白底彩釉绘花后,外面不再罩釉,其型制、图案、色彩均十分协调,给人另外一种美感。
衡山窑的烧制方法采用支珠承托和圆形垫托。过去,对衡山贺家乡窑址的考古发掘过程中,由于没有发现匣钵,有些人就认为,衡山窑没有使用匣钵,烧制时一般采用大套小,依次装窑叠烧,器物表面有许多灰尘颗粒,所以残次品及废品率很高。釉水在高温下流淌,故经常出现几件器物因釉水粘连而报废的多器物粘连体。
但是,随着近年来新的窑址不断发现,在窑址废墟旁发现了大量的匣钵,从而改变了这种传统的看法。如祁阳黄泥塘的唐家岭窑有可能使用了匣钵密闭烧制,由于黄泥塘是个产煤区,使用煤炭作为燃料,提高了窑温,大大提高了衡山窑彩瓷的质量,这仅仅是一个推测,目前尚未发现残存匣钵中有粉地彩釉绘花残瓷的实物标本。
《衡山窑》连载之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