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窑是在湖南省境内首先发现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彩瓷窑口。该窑出产的高温彩釉绘花瓷器,是指在素胎上施白色化妆粉,粉底上使用单色、双色、三色彩釉绘花,一次烧成的瓷器。考古界将它称为粉地彩釉绘花或高温彩釉绘花瓷器。由于这种瓷器最早在衡山发现,故将该窑命名为衡山窑,并确定凡是与此相类似的,以粉上彩釉绘花作为主要特征的其他窑口,也统称之为“衡山窑”。
衡山窑位于衡山县贺家乡湘江村湘江北岸的渡口边与赵家堆一带,随着近年来考古的不断发现,这种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粉地彩釉绘花瓷器,先后在衡东大源窑、衡阳蒋家窑、祁东归阳窑、衡南怡谷等窑址均有发现。尤其在衡东县境内的洣水两岸一带大量发现,并且存有依山而建的龙窑窑址和大量的残瓷片堆积层,这种堆积层超过衡山的瓦子堆,故而成为衡山窑烧制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另外,在零陵、株洲、湘潭和郴州、邵阳,广西桂林、四川广元等地,也先后发现了与衡山窑烧制风格相似或相近的瓷器,说明当年衡山窑这种粉地彩釉绘花工艺在以衡山(含衡东)为中心,沿湘江中上游及湘江支流蒸水、耒水、洣水辐射周边地区的一种发展趋势。
湖南瓷器中,在素胎上直接单色彩釉绘花的产品最早见于湘阴窑,时代可追溯至南朝和唐代。而衡山窑这种粉地彩釉绘花瓷烧制年代,据湖南省博物馆对衡山窑两个探方的发掘推断,其相对年代应在“相当南宋初,或接近北宋末”,至元中期时断烧。据1982年湖南省博物馆考古发掘报告表述,当年在衡山窑顶表层还发现了北宋货币“元丰通宝”铜钱一枚和元代画花碗片一块,这成为衡山窑相对年代的又一重要佐证。
1981年,衡阳市博物馆配合筑路工程清理了位于衡阳市东阳乡的东阳窑场内的一座龙窑,发现了刻有“太平三年”“大中年”“至和二年”等纪年铭款的擂槌。除了未见与“太平三年”时代风格相符的典型器物外,唐末五代至北宋的瓷片则散布于整个窑场。由此可见,衡山窑彩瓷是在唐末至五代时期的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近年来,在祁东归阳还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瓷窑址,在衡东草市、蓬源等东汉墓中出土了一些与衡州窑相似的青瓷,故也有人提出,衡山窑是在东汉年间的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还有待今后的考古发掘更多的实物佐证。
据历史记载,北宋年间,一大批中原人南迁避乱,其中有一大批手工业者或制瓷工匠来到南方尤其是江西、湖南一带,他们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制瓷工艺和艺术装饰工艺,这或许可以解释江西、湖南等地为什么制瓷工艺和北方特别是中原制瓷工艺有惊人相似的原因。
衡山窑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窑,在于它在陶瓷发展史上第一次实行以彩釉绘花工艺,直接将化妆粉调成绿和赭色彩釉,绘于器物素胎之上,绘完后不再施釉,一次烧成。这种既非釉上彩,又非釉下彩的器物色彩鲜明,釉色清亮,素彩相间,对比强烈,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和视觉享受。
衡山窑的器物品种主要是罐、壶、瓶、碗、盏、炉等日常用品和一部分冥器。相对其他窑口的瓷器而言,至今未发现器形硕大的器物,这或许与当地陶瓷胎质烧制工艺有关。据湖南考古发掘报告记载,在1983年开挖的两个探方中发现,共出土陶瓷器物3112件,主要分为碗类、杯类、钵类、壶类、瓶类、炉类、饮器类和其他杂器类,而其中碗类占百分之六十。
衡山窑造型优美俊俏,器物往往既使用多种优美的曲线,又兼有棱角分明的荷叶折边和挺拔的直线。衡阳制瓷工匠善于根据各种器物的用途而制作不同的造型,曲直结合,圆润有度,肥而不臃肿,瘦而不干瘪,有的极符黄金分割率,宽窄有度,稳重庄严,俊俏优美。
据衡山窑发掘报告称:衡山窑的烧制一般采用龙窑烧制,碗、盏、罐的下腹部与器底露胎,有些壶、钵的口沿也露胎。衡山窑不使用匣钵,装窑叠砌后,陶器直接在高温下烧制,故而器物表面常常留下许多灰痕斑点,加之器物容易倾倒,套烧器物烧结粘连,残次废品率高。但笔者近年探访衡东大源窑,衡南怡谷窑、青冲窑和祁东归阳窑、祁阳唐家岭窑的窑址来看,大多采用园窑(俗称马蹄窑、馒头窑)烧制。而且在归阳窑发现大量的匣钵堆积层,说明衡山窑可能使用或部分使用匣钵,用以确保瓷器的质量。今天所看到的这类器物,均是当年丢弃的残次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这么多的残次废品,今天我们也就见不到这么丰富的衡山窑器形器物啦。
衡山窑自发现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它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又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国古陶瓷工艺的一朵奇葩,它所创造的粉地彩釉绘花装饰工艺,至今在其他名窑中鲜有发现,它的器型多样,装饰手法独特,艺术风格俊俏,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者按
《衡山窑》是李慧星先生的心血之作,内容包含其近30年来对衡山窑的研究和考察。湖南人民出版社将这本书定义为“填补了中国古陶瓷研究的一项空白”。本报即日起进行连载,敬请读者垂注。
《衡山窑》连载之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