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即将消逝的工艺——版筑)八十年代以前,农村建房、建围墙都是以土筑为主,即“版筑”。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版筑的工艺渐渐地用得很少了,这样的艺人也很少见到,取而代之的是红砖和钢筋混凝土了。
版筑前要选好“线方石”,即放在基脚上的一排锐石,石尖朝上,为的是让石头与墙很好地结合为一体。版筑用的泥也很讲究,太粘了不行,筑不紧;砂性太强也不行,结合力不够。最好是黄泥土,且要用锄头磕碎,稍微泼一点水,有的还要放点石灰,以增强墙体的结实度。
版筑有套专用工具,即墙盒和木杵。筑墙的人也称砌匠,待副工把碎泥倒进墙盒后,先用扁杵筑紧,再用圆杵筑平。
小时候见到的墙盒由两块侧板和两块档板组成,侧板外用木柱支撑夹住,都是木制的。侧板长约六尺,高约一尺;档板宽度即墙体厚度,是有固定标谁的,高度与侧板相同,两端与侧板连在一起,是固定好的。侧板的另一头各凿有一条纵向的槽,用于筑墙时插另一块档板。每筑好一圈墙后,墙上都要横放两块竹篾片,以架墙盒,且每隔两三圈要直向平放几块竹篾片到墙上,让墙体左右牵制,相当于现代建筑中钢筋的作用。
木杵有两只,都是一头扁一头圆,中间用圆形虎口大小的树杆刨成,有几尺长,便于手抓。木杵约尺来高,宽度比墙体厚度略小。筑墙时,墙盒两头各站一个砌匠,各拿一个木杵,这样筑起来就快一些。
版筑要天气好,大多选在秋冬季进行。有的相信生辰八字要求而选在上半年建房,往往做一两日就要停几日工,待筑好的墙风干后才继续往上升,否则,墙体承受不了重量,很容易垮下来。有时为了赶进度,还要在墙的两边堆柴烧火,将湿墙“烤干”。我老家附近曾有一户宾姓人家因过于性急,进度太快,加上天公下雨,眼看第二天要圆垛了,筑好的墙却在半夜垮塌,沿基脚倒翻,叫人欲哭无泪。
新中国成立后建的土墙屋,很多人家都将照面墙粉白,那时物资紧缺,很难买到水泥,一般的农民也买不起,于是就将晒干的稻草切成寸长一截,与黄泥和水一起捣成泥浆抹到墙上作底子,再用石灰浆粉白。待右灰浆干后,还要请当地的文墨先生在大门两边用毛笔蘸墨划个条形方框,写上“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之类的门联,再往两边又划个大方框,里面写上《毛主席语录》。一来显得外观漂亮,二来体现各自坚定的政治立场。
土墙屋冬暖夏凉,延年益寿。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偶尔去乡下的土墙屋住上一段时间,吸取新鲜空气,畅饮清澈山泉,品尝农家原味,定让人神清气爽、惬意非凡!
如今,没有人再建土房了,筑土墙的砌匠也改行了。这种版筑工艺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一种建筑文化,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是很值得保护的。
(本文图中为店门镇能仁村、新桥镇查泉村等地现存的抖墙屋;摄影 :李慧、唐志军)
附件下载: